春秋指人的年龄 知道懂得养生的道理 法取法效法阴阳天地变化
]春秋:指人的年龄。
]知道:懂得养生的道理。
]法:取法,效法。阴阳:天地变化的规律。
]术数:古代称各种技术为术数,包括类似于今天的科学技术及各种技艺等方面的内容。因为在“术”中有“数”的规定,故称“术数”。如在弹琴的技艺中就要掌握一定的数量的关系。这里指调养精气的养生方法。
形与神俱:形体与精神活动一致。形神是中国哲学及中国医学的重要范畴。古人认为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形体来源于地的阴气,精神来源于天的阳气,二者结合化生为人,二者的分离就是人的死亡。因此,养生的要义就是要保证形与神的统一。
天年:人的自然寿命。
“以欲竭其精”两句:《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精气论自然观,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由精气所化生,养生之道重在保养真精。《老子·二十一章》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精,精气。真,真气。
御神:控制精神过度思虑,以免过度消耗精气。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超过了百岁,但行动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到五十岁,动作就显得衰老了。这是时代的不同呢?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的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大都懂得养生之道,取法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用保养精气的方法来调和,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分劳作,所以形体和精神能够协调统一,享尽自然的寿命,度过百岁才离开世间。现在的人就不同了,把浓酒当作甘泉般地贪饮,把任意妄为当作生活的常态,醉后还勉强行房,纵情声色,以致精气衰竭,真气耗散。不懂得保持精气的盈满,不明白节省精神,一味追求感官快乐,违背了生命的真正乐趣,起居没有规律,所以五十岁左右就衰老了。
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故也。
圣人:古代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各个学派有不同的理解,儒家认为圣人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与天合德的人;而道家关于道德修养成就的说法比儒家多,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不同说法,而且圣人也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内经》在这方面继承了道家的说法,见下面所论养生成就的四种人格。
虚邪贼风:四时不正之气。虚邪,中医把一切致病因素称为邪。四时不正之气乘人体气虚而侵入致病,故称“虚邪”。贼风,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因邪风伤人,故称“贼风”。《灵枢》有《贼风》篇。
恬惔(dàn)虚无:清静安闲,无欲无求。语源《庄子·刻意》。
- 老是打嗝不停怎么办 教你快速止嗝的小偏方[图]
- “我王可是初受天命啊!唉像生养孩子一样没有不从他幼年开始就传[图]
- 殓葬用的各种衣物器具君子以早日置办齐全为耻那些一两天内可以赶[图]
- 文巧犹言“搞花样”文指过分的纹饰 不璋不阻止璋[图]
- 此章重出已见《学而篇》第三章孔子说“花言巧语容色伪善这[图]
- 用修辞方式而不用韵律方式来朗诵诗行d. 但自然的本能仍[图]
- 听得春花秋月语 识得如云似水心[图]
- 这首诗使我联想到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图]
- 嫉憎恨,贪浊贪财而不廉洁阂(ài碍)阻碍举却拿去;拿掉,阿([图]
- 君子处世质朴简约温文尔雅含蓄而不露深藏而不炫耀以其至诚顺应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