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至浏览我们家收藏的画作最喜爱王维所画的《黄梅出山图》大概
王仲至浏览我们家收藏的画作,最喜爱王维所画的《黄梅出山图》,大概是其中所画的黄梅、曹溪两个人,气韵神情以及检点的态度,都和他们的为人比较相似。阅读关于此二人的传记,再看看王维所画的这幅画,便能够想象出此二人的真实形象了。
画牛、虎皆画毛,惟马不画毛。予尝以问画工,工言:“马毛细,不可画。”予难之曰:“鼠毛更细,何故却画?”工不能对。大凡画马,其大不过盈尺,此乃以大为小,所以毛细而不可画;鼠乃如其大,自当画毛。然牛、虎亦是以大为小,理亦不应见毛,但牛、虎深毛,马浅毛,理须有别。故名辈为小牛、小虎,虽画毛,但略拂拭而已其 。若务详密,翻成冗长;约略拂拭,自有神观,迥然生动,难可与俗人论也。若画马如牛、虎之大者,理当画毛,盖见小马无毛,遂亦不摩,此庸人袭迹,非可与论理也。
其略拂拭:略加涂抹。
画牛、画虎的时候都会画上毛,唯独画马的时候不会画毛。我曾经就此询问过画工,画工说:“马毛太细,不可以画。”我责问他说:“老鼠的毛更细,为何可以画呢?”画工无法回答。但凡是画马,画的大一点也不过是一尺有余,这是以大为小,所以毛比较细而没办法画;老鼠画的则如真鼠一般大,自然是可以画毛的。然而画牛、画虎也是以大为小,也理当不应该画毛,只是牛、虎的毛都是长毛,而马的毛是短毛,理应是有所分别的。所以名家画小牛、小虎的时候,即便是画毛,也只是略微涂抹几笔罢了。如若要务求毛发的细密,反而会显得冗长;略微的涂抹几笔,自会显示出神韵,迥然生动,很难可以和普通人讨论。如若画马的尺寸和画牛、画虎的尺寸一样大,也理应要画毛,大概是作画之人见小马没有画毛,于是也没有给大马画毛,这只是平庸画家的形迹模仿,和他们是无法讲画理的。
又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其 ,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② 。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其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东立,则山西便合是远境;人在西立,则山东却合是远境。似此如何成画?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
其李成:五代宋初时的画家,字咸熙,今山东青州人,擅长山水画。榱桷(cuī jué):房屋的椽子。
又有李成画山上的亭馆以及楼塔之类的事物,都是以仰观的方式画飞檐,他的解释是自下向上望,如同人站在平地上以仰望楼塔的飞檐结构,甚至可以看到楼塔的椽子。这个言论是不正确的。但凡山水画的画法,大约都是以大观小,就好比人观看假山。如果像观看真山一样去画的话,从下向上望,也只能看到一重山,又岂能看到重重山峦呢?与此同时山间的溪谷也应该看不见。又比如屋舍,从前面看去也不应该看到中庭以及后巷中的事物。如若人站在山的东面,那么山的西面就应该属于远景;人如果站在山的西面,那么山的东面就应该是远景。类似于此又该如何(使用自下观上的方法)来成画呢?李成大概是不知道以大观小的方法,其间高低远近的折算,自然有其精妙的道理,又岂只在“掀屋角”的仰观方式呢?
画工画佛身光,有匾圆如扇者,身侧则光亦侧,此大谬也。渠但见雕木佛耳,不知此常圆也。又有画行佛光,尾向后,谓之“顺风光”,此亦谬也。佛光乃定果之光。虽劫风不可动其 ,岂常风能摇哉!
- 婚假请假条范文-事业单位婚假请假条[图]
- 治鸡眼皲裂等脚病的偏方[图]
- ⑤元元指百姓⑥惽同“昏”昏暗不明译文苏秦说“下臣本来就怀疑大[图]
- 古代婚礼中头顶红盖头的新娘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据说古时有的新人[图]
- 李白诗云 以“堂上十分绿醑酒 又盘中一味黄金鸡”其法鸡净[图]
- 结绳而治原指文字产生前帮助记忆的方法相传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图]
- 颛顼(zhuānxū)黄帝之孙号高阳氏祀为北方之帝玄冥水神权[图]
- 原,文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图]
- 事实上古人早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土制洗涤物品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图]
- 及见泰州柳先生诸公诸技皆可罢先生古貌伟衣冠舌底喑呜兼叱咤辟开[图]